判罚解析|第2期:违体犯规、撞人犯规、投篮情况之外的犯规、骗取犯规、侵人犯规
2025-07-294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篮球执裁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竞赛氛围,中国篮球协会新媒体平台推出《判罚解析》栏目,旨在提升裁判工作透明化、专业化与规范化,营造公平竞赛环境。栏目对标国际篮联(FIBA)执裁标准,由中国篮协裁委会挑选各级联赛的典型判罚案例,通过还原比赛背景、多角度视频回放、明确执裁结论及详细规则依据,帮助广大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规则细节和判罚逻辑,也为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学习平台。欢迎广大球迷、媒体和从业者关注并参与交流,助力中国篮球裁判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本期栏目结合实际比赛案例,为大家介绍违体犯规、撞人犯规、投篮情况之外的犯规、骗取犯规和侵人犯规在《篮球规则》中的定义及应用。在本期中,出现了两起同时应用到多条规则的比赛情况,这两起比赛情况中,裁判员分别作出了正确的和错误的执裁决定。
香港金牛 vs 广西威壮 - 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犯规
蓝队2号在靠近中线处将白队11号正运着的球拍至蓝队的前场,在蓝队2号试图获得控制球时,白队11号对蓝队2号发生接触,追踪裁判宣判白队11号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犯规。
这是裁判员正确的决定。在球被蓝队2号拍击后,白队11号用左手臂从侧面拉拽了蓝队2号,且当时蓝队2号和白队球篮之间没有白队队员,并且蓝队2号正试图获得控制球,蓝队2号也尚未开始投篮动作(C4)。
《篮球规则》37.1.1 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犯规是一起队员身体接触的犯规,即:
? 当一名队员正朝向对方球篮行进,且该行进队员和对方球篮之间没有对方队员,并且,
—— 该行进队员正控制球时,或
—— 该行进队员正试图获得控制球时,或
—— 传向该行进队员的球已离手时,
对方队员从其后面或侧面与其发生非法身体接触。
该原则在进攻队员开始投篮动作之前均适用。(C4)
石家庄翔蓝 vs 香港金牛 - 带球撞人犯规
红队11号在弱侧靠近底角处接传球,随即运球突破时与白队2号发生接触,中央裁判宣判红队11号控制球队(带球撞人)犯规。
这是裁判员正确的决定。白队2号在与红队11号发生接触之前停步并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红队11号通过延伸其左臂与白队2号发生了接触,该接触致使白队2号失去其防守位置并倒地。
当一名防守队员:
? 面对其对方队员,并且
? 双脚着地时。
该队员就建立了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判断一起涉及有球队员撞人 / 阻挡情况时,裁判员应运用下列原则:
? 防守队员必须面对有球队员并双脚着地来建立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 防守队员为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可保持站定、垂直跳起、侧移或后移。
? 在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的移动中,一脚或双脚可以瞬间离地,只要该队员是侧移或后移,而不是朝向有球队员前移。
? 接触必须发生在躯干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防守队员将被视为已经先占据了接触地点。
? 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可以在其圆柱体内转身,以避免受伤。
在上述任何情况中,该接触应被视为由有球队员造成的。
33.4 防守控制球的队员
当防守控制(正持着或运着)球的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不适用。
每当对方队员在有球队员前面占据了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甚至是一瞬间完成的),有球队员必须料到被防守并必须准备停步或改变方向。
33.8 撞人
撞人是有球或无球队员朝对方队员的躯干处推或顶的非法身体接触。
盐南苏科雄狮 vs 广西威壮 – 投篮情况之外的犯规
白队2号在弱侧靠近底角处接传球,随即运球突破并投篮,当球仍在白队2号手中时,位于篮下的蓝队10号与白队10号发生接触,前导裁判和中央裁判同时宣判蓝队10号侵人犯规,并且判给白队2号2分中篮有效。
这是裁判员正确的决定。蓝队10号从白队10号背后将其推开,这一非法接触致使白队10号失去了抢篮板球的位置,前导裁判和中央裁判在宣判蓝队10号对没有在做投篮动作的白队10号推人犯规时,正在做投篮动作的白队2号以连续动作完成该投篮并中篮,裁判员正确地判给了白队2号2分中篮有效,并且因为蓝队并未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而判给了白队掷球入界。
《篮球规则》10.4 球不成死球,如中篮计得分,当:
? 一名投篮队员控制着球时,发生了对方队任何队员或被允许坐在对方队球队席上的任何人员的犯规,该投篮队员以连续动作完成了犯规发生前已开始的投篮。
34.2.1 如果对没有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 由非违犯队在最靠近规则违犯的地点执行掷球入界继续比赛。
? 如果违犯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则第41条(全队犯规:处罚)应适用。
41.2.1 当某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时,所有随后发生的对没有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的侵人犯规应被判2次罚球,代替掷球入界。由被犯规的队员执行罚球。
江西鲸裕清酒 vs 合肥狂风峻茂 – 骗取犯规
位于限制区内的绿队5号接传球后,在转身投篮的过程中与白队34号发生接触,白队34号随即倒地。中央裁判做了两次“下压前臂”的手势以示意骗取犯规。
这是裁判员正确的决定。绿队5号在转身投篮的过程中的确与白队34号发生了接触,但该接触是由于绿队5号在其圆柱体内以正常的篮球动作转身所致,白队34号以戏剧性的、夸张的动作回应了该接触,并且他的起跳点和落地点相互间距离很近,这同时符合了一起骗取犯规的两个特征,中央裁判对此正确地做了两次“下压前臂”的手势以示意“骗取犯规警告”。
《篮球规则》 33.16 骗取犯规
一名队员以任何方式假装被犯规,或采取戏剧性的夸张动作来制造被犯规的假象并从中获利,是骗取犯规。
《篮球规则解释》 36-12 陈述 当一名队员骗取犯规时,裁判员应执行下述流程。
? 在不停止比赛的情况下,裁判员做两次“下压前臂”的手势以示意骗取犯规。
《国际篮联裁判员手册个人执裁技术》 2.13 骗取犯规
骗取犯规的一些特征:
—— 骗取犯规者抢先找接触(该队员需要靠一次接触来制造骗取犯规)—— 在并没有发生头部接触时头部向后移动(头部骗取犯规)
盐南苏科雄狮vs合肥狂风峻茂 – 先后两起侵人犯规
在白队25号接传球后向罚球线处运球突破时,蓝队24号与白队23号发生接触,随后白队23号与蓝队16号发生接触,裁判员宣判白队23号控制球队(掩护)犯规。
这是裁判员错误的决定。第一个非法动作是蓝队24号从白队23号背后将其推开,该行为致使白队23号向前移动并与蓝队16号发生接触;白队23号与蓝队16号的这一接触是第二个非法动作(该接触未达到一起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犯规的标准)。该情况下,裁判员应宣判蓝队24号侵人犯规,并且因为这是该节蓝队的第4次全队犯规,应由白队在最靠近蓝队24号发生犯规的地点执行掷球入界继续比赛。
《篮球规则》32.1.3 如果在下列情况中球已成为死球后发生一起犯规:
? 结束一节或每一决胜期的比赛计时钟信号响起
? 发生了一起规则违犯
该犯规应被忽略,除非是一起技术的、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4.1.1 侵人犯规是:无论在活球还是死球的情况下,一名队员与一名对方队员发生的非法身体接触的犯规。 队员不应通过伸展手、臂、肘、肩、髋、腿、膝、脚或将身体弯曲成“不正常的”姿势(超出圆柱体)去拉、阻挡、推、撞、绊对方队员,或阻碍对方队员行进;队员也不应以任何粗野或暴力的动作进行比赛。
34.2.1 如果对没有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 由非违犯队在最靠近规则违犯的地点执行掷球入界继续比赛。
? 如果违犯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则第41条(全队犯规:处罚)应适用。
41.2.1 当某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时,所有随后发生的对没有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的侵人犯规应被判2次罚球,代替掷球入界。由被犯规的队员执行罚球。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